信用管理专业简介:
信用管理专业旨在培养掌握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信用管理专业知识、理论功底扎实、创新能力、管理能力较强,并熟悉相关的国际惯例和法则,掌握信用风险管理技术,能在国际经济活动中进行沟通和交流的高层次金融管理人才。
信用管理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掌握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信用管理专业知识、理论功底扎实、创新能力、管理能力较强,并熟悉相关的国际惯例和法则,掌握信用风险管理技术,能在国际经济活动中进行沟通和交流的高层次金融管理人才。
信用管理专业主干课程:
管理信息系统、经济法、市场调查与分析、会计学、财务管理、国家信用管理体系、信用和市场风险管理、企业和个人信用管理、征信数据库应用开发、资信评估、客户关系管理等。
信用管理专业就业方向:
信用管理工作岗位分布于国家政府部门的财政部、工商管理局、海关、征信局,金融行业的商业银行、保险公司、信用卡公司,企业的信用管理部门,研究单位、高等院校、信用评级机构、资产评估机构、会计师事务所、风险管理部门和资金借贷部门,大型企业中的会计审计部门、风险控制部门,还有政府监管部门等。
信用管理专业从事行业:
毕业后主要在金融、互联网、保险等行业工作,大致如下:
1、金融/投资/证券
2、互联网/电子商务
3、保险
4、银行
5、贸易/进出口
6、新能源
7、专业服务(咨询、人力资源、财会)
8、外包服务
信用管理专业从事岗位:
毕业后主要从事客户经理、销售经理、亚马逊运营专员等工作,大致如下:
1、客户经理
2、销售经理
3、亚马逊运营专员
4、催收专员
5、销售代表
6、风控专员
7、风控经理
8、出纳
信用管理专业就业前景: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明确:到2020年,基本建立社会信用基础性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基本建成以信用信息资源共享为基础的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
据国家商务部统计,在今后5年内,我国将至少需要50万名信用管理经理,200万名信用管理人员,特别是国家劳动部最近公布了信用管理师这一新的职业类别,几乎所有企业都将建立起信用管理制度和信用管理部门,因此,该专业的人才需求和供给缺口极大。
培养信用人才是建立信用体系相配套的必要措施,其中首先受益的就是从事信用评估和调查的征信公司和会计师事务所。从事高级财务评估的会计师事务所,就急需具备信用管理知识的人才来完成评估业务。全国已有两万多家企业开始建立信用管理制度或培训相关人员,从事信用管理产品和服务的专业机构大约有5000多家。另外,像银行风险管理、政府的中间服务机构也需要大批的信用专职人员。#p#分页标题#e#
而同样,因为要深入到更加基层的环节,政府的中间服务机构需要培养大量的专职信用人员。比如,各级工商局都需要有信用管理人员负责企业经营资格、资质的认证和评估工作,各类行业协会、商会也需要信用管理人员核定相关的职业标准,加强对该领域的规范管理。随着信用体系的建立,这些机构都会成为将来信用人才的“消费群”,也是该专业毕业学子的用武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