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宜宾县蕨溪中学公立

专业与就业指导量身定制雄厚的师资队伍完美的教学设备军事化的管理优美的教学环境完美的就业体系学校咨询老师1对1
当前位置:学成网 > 高中学校 > 四川高中 > 四川省宜宾县蕨溪中学
当前位置:学成网 > 高中学校 > 四川高中 > 四川省宜宾县蕨溪中学

四川省宜宾县蕨溪中学

性质:公立
层次:高中
四川高中
四川省宜宾县蕨溪中学
4.6 很好环境4.6分   师资4.8分   服务4.6分   效果4.4分
院校性质:公立办学层次:高中
学校形式:全日制建校时间:1944年
学校地址:宜宾市叙州区渡船口街38号
四川高中
资讯MORE+
学校介绍
学校介绍

  学校简介

  四川省宜宾县蕨溪中学始建于1944年,学校位于蕨溪镇西北角的岷江与花潭溪交汇处的双江半岛上,占地80亩,建筑面积21428平方米,三面环水,古木成荫,绿化面积20000平方米,是一所现代化的园林式学校。学校有37个教学班,在校师生1832人,其中专任教师132人,省级骨干教师3人,市级骨干教师11人,中高级教师68人。学校设施完备,教学质量一流,办学特色明显,先后被评为省级德育工作先进集体,省级艺术教育工作先进单位,省级绿色学校,省级绿化示范校等各种荣誉称号。

  办学历史

  四川省宜宾县蕨溪中学始建于1944年。1950年,泥溪中学迁来与至善中学合并,命名为宜宾县第四初级中学校。1952年省教育厅对省中等学校统一命名,更名为四川省宜宾县第五初级中学校。1969年,地区对各中学统一命名,更名为四川省宜宾县第三初级中学校。1981年,地区教育局以学校所在地命名为宜宾县蕨溪中学。1982年,省教厅批准为高完中,并定名为四川省宜宾县蕨溪中学校。

  办学条件

  学校位于蕨溪镇西北角的岷江与花潭溪交汇处的公园半岛上,距县城60公里。占地80亩,建筑面积21428平方米,现有教职工152人,教学班37个,在校生1832人。学校三面环水,古木成荫,是一所现代化的园林式学校。近年来,学校投资近800万元加强硬件设施建设,使整个校园面貌焕然一新。已修和正在修建的6328平方米的教学大楼雄伟、气派。七层园丁楼拔地而起,巍峨壮观。7617平方米的学生公寓设施完善,功能齐全,堪称全县一流。实验楼造型新颖别致。面积达2000多平方米的标准化食堂已经投入正常使用。38间标准化教室均配置有25英寸大彩电,学生足不出户,尽览天下大事。微机室、多媒体教室可供学生们轮流学习,掌握现代化学习工具。电子备课室的建成,使教师与现代教育手段接轨。藏书丰富的图书馆,现代化的电子阅览室,让同学们畅游知识的海洋。理化实验室设施齐全,物品齐备。足球场、篮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场是学生强身健体的好去处。

  师资力量

  学校荟萃了一批一流师资,教师教学水平高,科研能力强。现有中学高级教师25人,中级一级教师33人,参加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学习结业和在读共10人。教职工受国家、省、市、县表彰奖励474人次。其中全国优秀教师1人、省优秀教师2人、省百佳校长1人、市“十佳女杰”1人、县拔尖人才1人、市县青年骨干教师25人,县优秀教师18人,县青年岗位能手13人。名师工程使更多的教师成长为教育的行家里手,师徒结对使青年教师得到提高,运用多媒体技术使课堂内容活泼现代,推行精品教学使课堂教学质量产生质的飞跃。敬业奉献,充满活力,求实创新,教书育人,已经成为蕨溪中学教师队伍的显著特点。#p#分页标题#e#

  办学成果

  据今为止,宜宾市叙州区蕨溪中学校已向各级各类高等院校输送学生1189人。建校以来,全校初中毕业生总数7764人,高中毕业生总数4363人,合计12127人。为当地经济发展与繁荣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学校高考成绩应届生升学人数连续十年蝉联全市同类高完中第一名。步入二十一世纪,学校得到了大发展,先后获得“省德育工作先进集体”、“省艺术教育先进单位”、“省绿化示范校”、“市校风示范校”、“市文明单位”、“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范单位”等荣誉称号。

  学校管理

  学校以“树一流校风、育一流人才、办一流学校”为奋斗目标,以“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办学宗旨,实施成功教育,为学生搭建成功的舞台。注重培养学生五种能力: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健体、学会创新。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二级二聘制、年级组负责制,增强了教职工的危机意识、竞争意识、责任意识。实行封闭式管理,开放式教学,师生佩证上岗上课,极大地排除了校外干扰,有力地保障了教学秩序的正常进行。严格管理,逗硬奖惩,狠抓落实,形成了引人向上、催人奋进、逼人上进的管理氛围。

  办学理念

  1.指导思想: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立足“三个面向”、培养“四有”新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坚持以人为本,面向每一个学生的每一个方面,以爱心教育为主线,编爱后进生。

  2.办学宗旨:探索农村教育现代化的路子,坚定“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为高一级学校输送优秀新生和本地经济建设培养合格新兵。

  3.培养目标:既为高等院校输送复合型、挑战型新生,又为当地经济腾飞培养实用型人才。

  4.教育策略:实施三步走策略

  (1)、高一“爱校”情操培养;

  (2)、高二“做人”能力培养;

  (3)、高三“成功”意识培养。

  5.校风:求实、严谨、和谐、奋进。

  6.学风:立志、勤学、文明、守纪。

  7.教风:敬业、爱生、勤学、自律。

  8.校训:立志、文明、拼搏、创新。

  办学思路

  一是坚定一个目标:誓创示范高中。

  二是抓住两项关键:质量、发展。

  三是加强三个建设:领导班子建设,教师队伍建设,校风校纪建设。

  四是增强四种意识:责任意识,竞争意识,机遇意识,目标意识。

  五是培养五种能力: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学会求知,学会健体,学会创新。

新闻推荐MORE+
热门专业MORE+
学校推荐MORE+